| 教师发表的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| 
		
			| 序号 | 作者 | 论文题目 | 发表刊物/时间 | 
		
			| 1 | 乔正平,龚孟濂,巢晖 | 关于凝固点降低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建议 | 大学化学,2019,34,1,77-81 | 
		
			| 2 | 王周,石建新,彭敏,郑赛利,李莲云 | 三氯化六氨合钴(Ⅲ)实验式确定实验的改进研究--电位滴定法测定氯含量 | 大学化学,2019,34,2,49-54 | 
		
			| 3 | 赖瑢,许先芳,朱可佳,彭敏,李莲云 | 基础化学实验室中小型仪器设备的三种管理模式 | 大学化学,2019,34,2,44-48 | 
		
			| 4 | 彭敏, 石建新, 王周, 李莲云 | 过氧化钙制备实验的改进--以鸡蛋壳为原料 | 大学化学,2019,34,9,91-94 | 
		
			| 5 | 李厚金,邱立勤,曾锋,曹日晖,刘高峰 | 有机天然产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| 大学化学,2019,34,9,37-43 | 
		
			| 6 | 姜久兴 ,巢晖, 郭燕, 李淑君, 林莉莉, 朱芳 | 直播平台
化学“拔尖计划”人才培养探索 | 大学化学,2019,34,50-61 | 
		
			| 7 | 张卓旻,李攻科 | 微萃取技术在神经递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| 分析化学,2019,47,10,1580-1591 | 
		
			| 8 | 张卓旻,李攻科 | 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基础化学分析实验中的应用 | 大学化学,2019,3,32 | 
		
			| 11 | 李厚金,邱立勤,曾锋,曹日晖,刘高峰,赖瑢,朱可佳,郑赛利,陈六平 | 有机天然产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| 大学化学,2019,34,9,37-43 | 
		
			| 17 | 张建辉,陈小娟,余小岚,张伟庆 | 微孔物质 BET 测试数据的筛选、处理和检验 | 大学化学,2019, 34 (3),53-59 | 
		
			| 18 | 张伟庆,张建辉,余小岚 | 在移动终端上远程实时监控实验室和操作仪器 | 大学化学,2019,34(1),98-103 | 
		
			| 19 | 何绮婷,谭斌,张绪穆,陈六平,王颖霞 | 第 50 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试题(实验部分) | 大学化学,2018,33(12),121-139 | 
		
			| 20 | 陈小娟,陈六平,张剑辉,许先芳,余小岚 | 如何讲授物理化学实验--以燃烧热的测定为例 | 大学化学,2018,33(12),21-27 | 
		
			| 21 | 李厚金,陈六平 |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| 大学化学,2018,33(10),13-17 | 
		
			| 22 | 王周,赖瑢,彭敏,郑赛利,李莲云,朱可佳,许先芳,陈六平,石建新 | 实验室安全环保意识的调查与分析--以直播平台
化学类专业学生为例 | 大, | 
		
			| 23 | 何绮婷,谭斌,张绪穆,郑素萍,陈六平,王颖霞 | 第 50 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试题(理论部分) | 大学化学,2018,33(10),120-138 | 
		
			| 24 | 乔正平,尹明大,许先芳,黄华珍,闫素君,彭慧娟,毛宗万 |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染料吸附性能研究--推荐一个研究型综合化学实验 | 大学化学,2018,33(9),75-81 | 
		
			| 25 | 彭敏,石建新,王周,李莲云,陈鹏隆 | 钒酸铋颜料制备实验的改进--pH优化 | 大学化学,2018,33(8),26-31 | 
		
			| 26 | 谢天尧,易佳,张蔓书,王筱,罗学军 | 新型富集仪的研制及其实验教学应用 | 大学化学,2018,33(3),55-58 | 
		
			| 27 | 李厚金,陈六平 |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| 大学化学,2018,33(1),7-11 | 
		
			| 28 | 王周,石建新,彭敏,郑赛利,赖瑢,李莲云,陈六平 | 8-羟基喹啉及其铝配合物的合成、表征及发光性能--推荐一个综合化学实验 | 大学化学,2017,32(12),53-59 | 
		
			| 29 | 陈小娟,张伟庆,余小岚,李瑞英,陈六平 | 适用于本科教学的 BET 比表面测定实验 | 大学化学,2017,32(7),60-67 | 
		
			| 30 | 乔正平,龚孟濂,巢晖 | 浅谈基础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讲授 | 大学化学,2017,32(5),7-10 | 
		
			| 31 | 彭敏,石建新,王周,赖瑢,李莲云,郑赛利,陈六平 | 氢氧化钾法与硫酸法制备硫酸铝钾的区别探讨 | 大学化学,2017,32(5),49-54 | 
		
			| 32 | 李厚金,赖瑢,朱可佳,张利,陈六平 |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 | 大学化学,2017,32(4),21-24 | 
		
			| 33 | 赖瑢,郑赛利,王周,彭敏,朱可佳,李莲云,李晓洁,于志广,许先芳,陈六平 |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加强基础化学实验室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| 大学化学,2017,32(3),43-48 | 
		
			| 34 | 张树永,张剑荣,陈六平 | 化学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进展、趋势与重点 | 大学化学,2016,31(9),1-6 | 
		
			| 35 | 王周,石建新,彭敏,赖瑢,李莲云,陈六平 | 钒酸铋黄色颜料的制备--推荐一个无机化学教学实验 | 大学化学,2016,31(6),53-57 | 
		
			| 36 | 李晓洁,李厚金,赖瑢,朱可佳,李莲云 | 一步法绿色氧化环己烷制备己二酸的研究进展 | 大学化学,2016,31(5),1-7 | 
		
			| 37 | 张卓旻,李攻科 | 化学分析实验课程全英文教学方法研究 | 大学化学,2016,31(4),12-16 | 
		
			| 38 | 赖瑢,戴宗,罗学军,邹小勇,陈六平 | 电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--以伏安法实验为例 | 大学化学,2016,31(1),7-10 | 
		
			| 39 | 陈小娟,钟海敏,余小岚,赖舒慧,陈六平 | 有机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的测定 | 大学化学,2016,31(1),41-47 | 
		
			| 40 | 李莲云,余惠娟,尹华勤,甘峰 | 酸碱滴定中指示剂浓度的影响 | 大学化学,2015,30(6),79-82 | 
		
			| 41 | 余惠娟,褚曰环,邵光,江帆,巢晖 | MALDI-TOF MS 测定多肽类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条件优化 | 大学化学,2015,30(5),39-44 | 
		
			| 42 | 黎莹,胡谷平,蔡涛,薛玮,陈六平 | 借鉴美国主流高校 EHS 体系建设我国的实验室安全文化 | 大学化学,2015,30(2),15-21 | 
		
			| 43 | 郑赛利,许先芳,李莲云,朱可佳 | 阿戈美拉汀的晶型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--药物多晶型综合设计性实验 | 实验技术与管理,2015,32(2),58-60 | 
		
			| 44 | 谢天尧,刘丹,赖瑢,戴宗,陈六平,巢晖 | 手性药物对映体分离检测的研究式开放性实验 | 大学化学,2014,29(6),38-40 | 
		
			| 45 | 李厚金,朱可佳,郑赛利,陈六平 | 2-苯基吲哚的合成--推荐一个大学有机化学实验 | 大学化学,2014,29(5),75-78 | 
		
			| 46 | 彭敏,李莲云,王周,邹小勇,陈六平 | 交互性 Flash 在基础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| 大学化学,2014,29(4),32-35 | 
		
			| 47 | 陈小娟,李洁,陈六平,曾锋 |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|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,2014,33(6),132-138 | 
		
			| 48 | 陈小娟,陈六平,赖瑢,罗学军,李洁 | Blackboard 用于化学实验教学及仪器管理的探讨 | 实验室科学,2014,17(2),99-103, | 
		
			| 49 | 钱晨,彭再利,巢晖 | 靶向抑制 DNA 拓扑异构酶的抗肿瘤药物研究 | 大学化学,2014,29(1),1-10 | 
		
			| 50 | 陈小娟,刘珺,高荣法,黄志华,崔剑岚,王浩爽,方北龙,陈六平 | 纸电池的研制 | 实验技术与管理,2014,31(2),163-167 | 
		
			| 51 | 李厚金,朱可佳,陈六平 | 黄酮化合物的合成--推荐一个大学有机化学实验 | 大学化学,2013,28(5),47-50 | 
		
			| 52 | 肖小华,邹小勇,张杰鹏,闫素君,邵光,林志强,陈六平 | 基础化学实验(综合)教学改革与实践 | 大学化学,2013,28(4),36-38 | 
		
			| 53 | 陈小娟,陈六平,余小岚,李瑞英 | 酯类皂化反应动力学溶剂效应的研究--介绍一个开放式、研究性实验 | 大学化学,2013,28(2),51-56 | 
		
			| 54 | 李谷,麦堪成,徐文烈,卢江 | θ 溶液黏度法测定聚环氧乙烷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无扰尺寸 | 大学化学,2012,27(4),60-62 | 
		
			| 55 | 陈小娟,陈六平,余小岚,李瑞英 | X 射线粉末衍射仪在本科实验教学的应用 | 实验室科学,2012,15(2),181-186 | 
		
			| 56 | 陈六平,陈小娟,曾锋,巢晖,毛宗万 |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化建设的思考 |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,2012,31(4),93-99 | 
		
			| 57 | 胡玉斐,赖瑢,李攻科 | 关于化学发光演示实验的探讨 | 大学化学,2011,26(6),48-51 | 
		
			| 58 | 胡谷平,黄滨,黄华珍,蔡涛,余小岚 | 企业中高校毕业生使用化学分析仪器情况调查 | 实验技术与管理,2011,28(11),265-267 | 
		
			| 59 | 曾尊祥 | 正交试验优化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珠江水中 Mn |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,2011,30(11),224-226+305 | 
		
			| 60 | 胡谷平,黄滨,黄华珍,蔡涛 | 高校化学专业毕业生在化工企业实验室工作情况调查 |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,2011,30(8),356-358+362 | 
		
			| 61 | 赖瑢,朱芳,谢天尧 | 微波消解-溶出伏安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金属污染物--介绍一个创新性的仪器分析实验 | 大学化学,2011,26(2),54-56 | 
		
			| 62 | 戴宗,肖小华,胡玉玲,凌连生,谢天尧,朱芳,邹小勇,李攻科,陈六平 | 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废水中镉离子的教学实践 | 大学化学,2011,26(2), | 
		
			| 63 | 谢天尧,赖瑢,戴宗,陈六平 | 多功能教学型毛细管电泳仪的研制及实验开发 |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,2011,30(3),213-216 | 
		
			| 64 | 汪丽,赖瑢,余小岚,陈六平,曾锋 | 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 提高大型贵重仪器的使用效益 |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,2010,29(8),327-329 | 
		
			| 65 | 占达东,柏文良,李攻科,甘峰 | 计算机辅助配位滴定实验教学的若干实例 | 大学化学,2010,25(2),32-35+70 | 
		
			| 66 | 陈六平,童叶翔,瞿俊雄,张仁俊,沈勇,余小岚,卢江,毛宗万 | 强化实验教学全过程管理,培养高素质化学创新人才 | 大学化学,2010,25(2),12-15+26 | 
		
			| 67 | 曾尊祥 | 5 个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参观浅析 |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,2010,29(1),92-94 | 
		
			| 68 | 张树永,张剑荣,陈六平 | 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和措施初探 | 大学化学,2009,24(4),24-28 | 
		
			| 69 | 陈六平,方北龙 | 介绍一个开放式研究性实验--工件的电泳上色 | 大学化学,2009,24(4),43-46+58 | 
		
			| 70 | 谢天尧,赖瑢,朱芳 | 仪器分析中重污染性实验绿色化教改探讨--单扫描示波极谱法实验的革新 | 大学化学,2009,24(3),53-55+60 | 
		
			| 71 | 陈六平 | 关于当前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中若干问题 |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,2009,28(1)152-156 | 
		
			| 72 | 蔡小玲,马林,余惠娟 | 化学微生物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| 大学化学,2008,23(6),27-29 | 
		
			| 73 | 乔正平,黄华珍,毛宗万 | 对第 5 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实验 A 的一点补充说明 | 大学化学,2008,23(2),25-26 | 
		
			| 74 | 李谷,冯开才,卢江,符若文 | 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新尝试 | 大学化学,2007,22(2),42-44 | 
		
			| 75 | 陈六平,邹世春,石建新,刘鹏,杨洋溢,易菊珍,童叶翔 | 从第 5 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看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| 大学化学,2007,22(1), | 
		
			| 76 | 邹世春,陈六平,余小岚,卢江,张仁俊,童叶翔 |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内涵建设与教学实践 | 实验技术与管理,2006,21(12),5-9 | 
		
			| 77 | 毛宗万,安燕,黄华珍,黎亮 | 氨基乙酸金属配合物稳定常数测定实验的改进 | 大学化学,2006,21(5),41-44 | 
		
			| 78 | 邹小勇,马志玲,黄滨,胡玉玲,李攻科 |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| 大学化学,2006,21(4),30-3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