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第19期谷河讲坛诺奖论坛专题:金属有机框架—定义化学新空间顺利举办

稿件来源:直播平台 学生工作办公室 发布人:刘健阳 编辑:景凌 责任审核人:谭海燕

2025117日下午,由直播平台 党委办公室指导、直播平台 承办的2025年第19期谷河讲坛——诺奖论坛在直播平台 东校园化学材料综合楼B301报告厅举行。本次论坛围绕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,特邀复旦大学化学系李巧伟教授主讲《金属有机框架——定义化学新空间》。张杰鹏教授担任主持人。活动吸引了来自化学、材料、环境等相关院系一百多名师生参与。

论坛伊始,张杰鹏教授对李巧伟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,并简要介绍了MOF材料的科学背景及其在化学与材料领域的重大意义。他指出,金属有机框架不仅拓展了化学研究的空间维度,更为能源、环境、生物医学等多个前沿领域带来突破性机遇。

9T5A0506

张杰鹏教授主持讲座

在主题报告中,李巧伟教授以“金属有机框架之前:那些关键的基础性研究”为切入点,系统梳理了金属有机框架(MOF)诞生之前的科学积淀与关键突破,为听众构建了完整的学科发展脉络。随后,他聚焦于“金属有机框架领域的兴起和发展:奠基者的贡献”,生动回顾了MOF材料从概念提出到体系建立的过程,并分享了包括Yaghi教授团队在内的多位奠基者在结构设计、合成方法学等方面的开创性工作。最后,李教授将视角延伸至“金属有机框架领域的前沿:从基础到应用拓展”,结合自身研究,详细介绍了MOF材料在气体吸附与分离、催化转化、化学传感及药物递送等方向的最新进展,并展望了该类材料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。

讲座过程

李教授指出当代科研工作者需要具备化学、材料、物理、工程等多领域的知识储备。同时,他鼓励青年学子保持科研热情,勇于探索未知,在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中寻找创新突破口。整场报告层层递进,精彩纷呈,既有对科学史的尊重,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洞见。

讲座结束后,现场师生踊跃提问,围绕MOF材料的稳定性、工业化路径、未来研究方向等问题与李巧伟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。李教授耐心解答,并与同学们就科研方法、学科交叉与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,现场学术氛围浓厚。